?中央空調管道清洗是保障系統運行效率、室內空氣質量及設備壽命的關鍵維護環節,需根據管道類型(風管、水管)、污染程度及材質選擇合適方法。以下是主要清洗方法及適用場景:
?

一、風管系統清洗(針對空氣輸送管道,去除積塵、霉菌等)
風管是空氣循環的通道,易積累灰塵、細菌、纖維等污染物,需定期清洗以避免室內空氣污染和風量衰減。
機械清洗法(常用)
原理:通過專用設備對風管內部進行物理清掃,配合負壓收集污染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主要工具:
軟軸毛刷 / 旋轉刷:適用于圓形或矩形風管,通過電機驅動毛刷旋轉,剝離內壁灰塵(毛刷材質根據風管材質選擇,避免劃傷鍍鋅層)。
氣動刮刀 / 鏟刀:針對較厚的油污或凝固污染物(如廚房附近風管),通過壓縮空氣驅動刮刀清除頑固污漬。
負壓集塵設備:與清洗工具同步使用,在風管一端形成負壓(如工業吸塵器、集塵袋),將清掃的污染物直接收集,防止擴散。
適用場景:大多數風管(鍍鋅鋼板、玻璃鋼風管),尤其適合中等污染程度(積塵厚度<5mm)的系統,清洗效率高(單段風管耗時 10-30 分鐘)。
高壓氣流清洗法
原理:利用高壓空氣(壓力 5-10bar)配合噴嘴噴射,沖擊風管內壁灰塵,同時通過負壓系統吸走污染物。
特點:無需深入風管內部,適合直管段或彎頭較少的風管,對輕質灰塵、纖維類污染物效果好,但對厚重油污或頑固污漬清除能力有限。
注意事項:需控制氣流壓力,避免高壓損壞風管保溫層或密封膠。
化學清洗法(輔助使用)
原理:對風管內的霉菌、油污等,先噴灑中性清潔劑(如酶制劑、表面活性劑)軟化污染物,再配合機械清洗或高壓氣流清除。
適用場景:潮濕環境下的霉菌污染(如地下室風管)、廚房排煙與空調風管共用區域的油污污染,需選擇對風管材質無腐蝕的清潔劑(避免使用強酸強堿)。
限制:不能單獨使用(需配合物理方法清除溶解后的污染物),且需充分通風晾干,防止清潔劑殘留產生異味。
機器人清洗法(高端高效)
原理:通過帶攝像頭的智能機器人進入風管,遠程操控機械臂或毛刷進行清洗,實時傳輸內部影像,精準定位污染區域。
優勢:適合復雜風管(如異形彎頭、狹窄通道、高空風管),減少人工進入的風險,清洗精度高(可針對局部重度污染區域重點處理)。
適用場景:大型商場、醫院等復雜風管系統,或對清洗精度要求高的場所(如手術室空調風管),成本較高但效率和安全性突出。
二、水管系統清洗(針對冷凍水 / 冷卻水管道,去除水垢、銹垢等)
水管系統(包括冷凍水管、冷卻水管、蒸發器、冷凝器)易因水質問題產生水垢、銹垢、微生物粘泥,導致傳熱效率下降、能耗增加,需針對性清洗。
物理清洗法
高壓水射流清洗:
原理:通過高壓水泵(壓力 10-50bar)將水加壓,經特制噴嘴噴射到管道內壁,沖擊水垢和銹層,適合直徑≥50mm 的水管。
優勢:環保(僅用水)、對管道損傷小,適合輕度至中度水垢(厚度<3mm),常用于冷卻水塔管道、冷凝器銅管清洗。
機械刮管法:
原理:通過管道內的旋轉刮刀、鉆頭等工具,物理刮除內壁銹垢和硬垢,配合清水沖洗,適合金屬管道(如碳鋼管)的重度結垢。
注意事項:需根據管道直徑匹配工具,避免刮傷管壁(尤其薄壁銅管需慎用)。
化學清洗法(有效)
酸洗法:
原理:使用有機酸(如檸檬酸、氨基磺酸)或無機酸(如鹽酸,需加緩蝕劑)溶液循環沖洗管道,溶解水垢(碳酸鈣、鎂鹽)和銹垢(氧化鐵)。
適用場景:嚴重結垢的水管(如運行多年未清洗的冷凍水管),需嚴格控制酸濃度(通常 5%-10%)和循環時間(2-4 小時),避免腐蝕管道(需提前做材質兼容性測試)。
堿洗法:
原理:用氫氧化鈉、碳酸鈉等堿性溶液,去除管道內的油脂、微生物粘泥(藻類、細菌分泌物),常用于冷卻水系統(尤其冷卻塔滋生藻類后)。
鈍化處理:化學清洗后,需用鈍化劑(如亞硝酸鈉)處理管道內壁,形成保護膜,延緩再次腐蝕結垢。
循環水系統在線清洗(不停機清洗)
原理:在系統正常運行時,向循環水中投加除垢劑、分散劑,通過水流循環逐步溶解、剝離水垢,同時通過旁濾設備過濾懸浮污染物。
優勢:不影響空調使用,適合無法停機的場所(如醫院、數據中心),但清洗周期長(需 1-2 周),適合輕度結垢。
關鍵:需根據水質檢測結果精準投加藥劑(如鈣鎂離子含量高則側重除垢,微生物多則側重殺菌)。
三、清洗流程與注意事項
通用流程
前期檢測:通過內窺鏡檢查風管 / 水管內部污染情況,確定清洗范圍和方法;
隔離保護:清洗前關閉相關風口、閥門,覆蓋周邊設備(如風口、燈具),防止污染物擴散;
清洗操作:按選定方法實施清洗,同步記錄污染程度和清洗效果;
后期檢測:清洗后再次檢測,確保污染物殘留量符合標準(如風管內積塵量≤1g/m2,水管內壁無明顯結垢);
消毒處理:對風管系統,清洗后需用紫外線或霧化消毒劑(如過氧乙酸)消毒,殺滅殘留微生物。
注意事項
風管材質:鋁箔復合風管、玻纖風管需避免高壓水流或硬質毛刷,防止破損;
環保要求:化學清洗的廢液需經處理后排放(符合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),避免污染環境;
安全防護: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裝備(口罩、手套、護目鏡),尤其化學清洗時需防止藥劑接觸皮膚。